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深入推进以及空调技术的不断革新,许多老旧的溴化锂吸收式空调机组正逐步被淘汰。这类设备曾在上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广泛应用于大型商业建筑、医院、工厂和区域供冷系统中,因其利用热能(如蒸汽、热水或燃气)驱动制冷循环,具有节能、低电耗等优点。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这些设备逐渐面临能效下降、制冷效率降低、维护成本高昂以及环保标准升级等问题,最终不得不退出运行。那么,淘汰的溴化锂空调该如何处理?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,更关乎环境保护、资源回收和合规管理。
一、溴化锂空调的基本结构与潜在风险
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的核心工作原理是利用溴化锂溶液吸收水蒸气,通过热源驱动实现制冷循环。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发生器、冷凝器、蒸发器、吸收器、溶液热交换器、屏蔽泵、真空泵以及控制系统等。设备内部含有大量溴化锂溶液、铜管、钢材、保温材料以及可能存在的石棉(在老旧设备中常见)等材料。
在处理淘汰设备时,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几类风险:
化学污染风险:溴化锂溶液本身虽不属于剧毒物质,但具有强腐蚀性。若泄漏至土壤或水体中,可能破坏生态环境,影响水质和土壤结构。此外,废弃溶液中可能含有缓蚀剂(如铬酸盐等),这些添加剂具有一定的毒性,需按危险废物管理。
真空系统风险:溴化锂机组需在高真空环境下运行。若在拆卸过程中操作不当,导致设备突然进气,可能引发爆炸或结构损坏,危及人员安全。
材料老化与有害物质:部分老旧机组的保温层或密封材料可能含有石棉,这是一种已被国际公认的致癌物,必须由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。
资源浪费风险:若直接将整机当作普通废铁处理,将造成铜、钢、铝等金属资源的巨大浪费,不符合循环经济理念。
二、淘汰溴化锂空调的合规处理流程
处理淘汰的溴化锂空调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,如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《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》以及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》等。以下是科学、合规的处理步骤:
1、专业评估与登记备案
在决定淘汰设备前,应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机组进行全面评估,包括设备状态、溴化锂溶液浓度、是否存在泄漏、保温材料成分等。同时,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报废登记,获取处理许可。
2、溶液回收与无害化处理
这是最关键的一步。应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专业公司进行现场抽液作业。抽出的溴化锂溶液可进行再生处理,去除杂质后重新用于其他机组,或经中和、沉淀等工艺处理后达标排放。严禁将溶液直接排入下水道或自然环境中。
3、设备拆解与分类回收
在确保系统完全泄压并清洗后,方可进行拆解。拆解过程应分类进行:
金属部件:铜管、钢管、铝材等可送至正规金属回收企业,实现资源再利用。
电气元件:控制柜、电缆等可回收其中的铜、塑料等材料。
保温材料:若含石棉,必须由专业危废处理单位进行密封运输和高温焚烧处理;若为普通岩棉或玻璃棉,可作为建材原料回收。
外壳与支架:多为碳钢,可作为废钢回炉。
4、数据记录与环保验收
整个处理过程应保留完整的操作记录、废物转移联单、处理证明等文件,以备环保部门核查。处理完成后,需提交环保验收报告,确保无遗留污染。
三、创新处理模式与未来展望
随着“双碳”目标的推进,溴化锂空调的淘汰处理也迎来了新的机遇。一些企业开始探索“以旧换新”服务,将旧机组折价回收,并提供新型高效节能设备。此外,部分科研机构正在研究溴化锂溶液的闭环再生技术,力求实现“零废弃”目标。
同时,政府应加强对回收处理行业的监管,建立统一的回收网络和信息平台,鼓励企业参与绿色拆解和资源化利用。公众和企业也应增强环保意识,杜绝私自拆解、非法倾倒等行为。
综上所述,淘汰的溴化锂空调并非“电子垃圾”,而是一座潜在的“城市矿山”。通过科学评估、专业处理、分类回收和资源再生,我们不仅能有效防控环境风险,还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,为建设绿色低碳社会贡献力量。面对淘汰设备,我们应秉持“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”的原则,让每一份资源都物尽其用,让每一次淘汰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起点。
发布于:2025-08-16 09:54:00